30.克服三利主义 才能看清真我

现在的社会,因为人的价值观和现实主义,所以产生 三利主义。一个人喜欢利己,做任何事情都想着对自己有 利,叫利己;第二,在社会上,做人首先学做事业,多赚 钱,叫利润;第三个叫利权。这全是师父跟你们讲的,现 在的社会,人为了达到一个目的:第一,利己;第二,为 求利润;第三,利权。弄到底不就是为名为利啊。所以三 利主义者会不择手段地去损害他人的利益,来让自己受益。

想一想,为什么人家说十商九奸呢?因为他为了赚人 家的,他会损害人家的利益;为了寻找权力,尔虞我诈, 坑蒙拐骗,什么都会做。有争斗就会有伤害,所以师父叫 你们不要去跟人家竞争,竞争一定会带来伤害。哪怕你今 天去选美,你都会给孩子带来伤害,本来很干净的一个小 孩子,心灵就会受到污染。不要去竞争,因为在三利主义 中,我们失去了慈悲之心,失去了纯洁之心,而为了人间 的一些利和名,我们把宽大之心也迷失了,所以,我们迷 失了本性。想一想,为名为利为了权,我们是不是会让自 己的慈悲心丢失?想一想,我们恨人家的时候,哪来的慈 悲心啊?想一想,我们为了一点钱,我们丢失了自己宽阔 的本性,慈悲善良的原性,我们迷失了佛性。

在禅学当中,“有心不用心,有佛不求佛,有法不说法”, 这就是个中三昧,就是我们需要理解的最精彩的地方。师 父跟你们解释一下,我们有心不用心,有着什么心啊?因 为我们有的是人间的凡心,我们把它忘记,我没有心,所 以人家说没心没肺,这个人就没有障碍、没有烦恼。实际 上道理是一样的,你有的是凡心,你有的是恨心,你有的 是贪心,这是伤害你的心,所以你要有心,又没有心。今 天你们很多学佛人讲话还会你一句,我一句,师父觉得很 不好,你把人家讲的一句话以为是人家在讽刺你,你马上 就会讽刺人家一句,这个就是你有心了。学佛人别人说什 么,你不要去把人家往坏处想。比如,学东师妹来了,如 果有人跟小师妹开玩笑:“哎呀,你的片子越拍越好了。” 小师妹作为学佛人,就不要去多想了:“他在讽刺我,我正 好还有几个片子没有做好。”这样你就想偏了,把别人的话 用正念去想,你就应该谢谢:“我一定更加好好地努力。” 如果你小师妹一想:“你在讽刺我,我真不如你们啊,实际 上,你们练习练习,也可以拍的。”说说看,你是不是有心 了?要无心啊,人家讲你,你不要把人家的话当坏话听, 你要把它当好话听,对不对啊?人的毛病就是人家说一句 话,你总是把人家往坏的地方想,那你这个叫有心。这种 有心情愿不要,所以禅学说,有心似无心。

第二句话叫“有佛不求佛”。今天有观世音菩萨在,我 们不求观世音菩萨,你就是在求佛,因为你用你自己心中 的佛来解决你在人间的问题,你求什么佛啊?求佛拜佛不 如求己啊。有句话说:“求人不如求己,求佛不如求己。” 很多人出了事情之后,求爹爹拜奶奶的,人家都不帮你解 决,最后还是自己解决的。你们感情上出了问题,你去找 这个讲,找那个讲,最后还是要你自己想通,这个事情才 解决。你讲了半天,最后没有一个人能够帮你解决的。“求 人不如求己,解铃还需系铃人”,对不对?做人要懂得,你 今天想求佛了,你要把佛性拿出来,你就不是求佛,实际 上你是求自己,用自己的智慧来解决所有人间的麻烦,你 不就是佛吗?你失去了智慧,你就没有智慧,你今天不把 自己心中的佛当作佛来求,那你就心中无佛,你求的佛也 是空的,没有跟佛接上气,听得懂吗?你不知道佛在想什 么,你怎么求得到佛啊?今天夫妻两个人吵架了,你不知 道你老公在想什么,你跟他能够有什么沟通啊?你要是知 道他想什么,你一定能够跟他沟通。凡是一个人有信心去 说服另一个人,那你一定知道他在想什么,如果你不了解 对方,你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你想去说服他,那你一定会 碰一鼻子灰。

第三句话叫“有法不说法”,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让 你自己去悟,今天有这么多的佛法,如果你随便去看很多 佛教的书,你哪一天能看懂啊?你天天听佛法,你哪一天 能够明白佛法?有法吗?有,我不去求法,我靠悟,我能 够悟出很多事情来。如果你天天求法,“菩萨,给我一个方 法让我把这件事情解决吧”,你解决不了,“冰冻三尺,非 一日之寒”,因为有因缘果报,有因缘在里面,而且有果报 在里面,所以,当你想去求法把这个事情解决的时候,你 一定不得法。你真正的得法是什么?我不求,我就念经修 心,慢慢地你会明白,为什么他会对我这么不好?为什么 我会有这么一个劫?那就是缘,那就是果报。

要懂得,无论任何事情,人都不能了解他人的自身。 实际上我们在处理很多问题的时候,人都对自己不了解, 你会了解你今天开车的时候会按喇叭吗?你会了解你会发 脾气并且知道今天会做错事情吗?想一想,你年轻的时候 做错了这么多事情,是你了解自己吗?如果你了解自己, 你就不会做错这么多事情,因为我们不了解自己,我们才 会去做这些事情。

有人说,我非常怕感情上的事情,有人说,我不怕感 情上的事情,因为我能够控制好自己。实际上你错了,因 为你在感情上是控制不好自己的,所以你才会做错,对不 对?很多人出家之前就许愿:“我把心交给佛,海枯石烂心 不变,我决定抛弃这个人生,我一定要寻找一个彼岸。”然 后就到庙里去出家了。很多明星都是这样,把头剃光,上 山了,没过多久,还俗了,因为他不了解自己。你们想一 想,你们有几个人能够了解自己的?如果碰到事情,你们 会怎么做?你们以为你们一定会怎么做,最后自己改变了, 又做错。

要懂得,我们不了解自身,如果我们想要了解自己, 首先要离开自己,明白吗?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是什么样性 格的人,你先要冷静地离开自己,看看你的一生做过了一 些什么,有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你先要离开自己, 你才能看清你自己本身的素质。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素质, 就像很多人嘴巴里骂人,人家说他在骂人,他还反问他什 么时候骂人了,就是这么个道理。希望你们要想清楚,你 才能看清楚你的个性和你的本质,你才知道怎么样来修啊。

过去坐禅,坐下来禅定,慢慢地魂魄有时候会离开你 的肉身,这个时候你会看到你自己身上的很多缺点。师父 不主张你们这么修练,因为万一魂魄回不来就麻烦了。但 是过去山上很多许大愿修行的人就敢这么做。

希望你们要了解自己,当一个人在夸耀自己的时候, 实际上是在夸耀由他自己意识当中产生的一种形象。他夸 耀的不是他自己,而是他意识当中想象出来他的形象是多 么的伟大,真正的他有什么了不起的?夸耀的是他自己想 出来的伟大。一个小孩子也会的,今天爸爸妈妈不在家, 他就扫扫地,把家里弄得很干净,爸爸妈妈一回家,他就 说:“妈妈你看,今天家里弄得多干净啊!全是我做的。” 夸耀自己,实际上这个孩子夸耀的不是他自己,而是夸耀 他意识当中做了一件很伟大的事情。师父今天给你们讲的 是佛法的哲学、哲理的东西,要你们明白夸耀的是虚的东 西,并非真实存在的东西,是一个虚构的形象——自我而 已,你们得到的也是虚的东西,你们得不到真的东西,因 为你们本身没有了解自己。你们的人都是虚构的,你们做 的事情也是虚的,你们夸耀的是自我,这个自我不是真我, 所以也是虚的东西。

我们的眼睛可以看到外面的一切,我们就是看不到自 己的眼睛,你们谁能够看到自己的眼睛啊?你们看人家都 很明白,谁做得对,谁做得错,你们能够看到自己吗?同 样的道理,人就会看人家身上的毛病,就是看不到自身的 毛病,长着两只眼睛就知道看人家,不知道看自己,看不 到自己,这就是人的虚幻。你连看都看不到自己,你怎么 能够了解自己呢?的确看不到自己的眼睛,而真正的慧眼 是存在于看不到的状态当中。什么意思呢?这两只眼睛是 让你看人间事物的,而真正让你看到自己的心,看到自己 的良心,看到本性,看你是不是有一个佛心、慈悲之心, 不是用这两只肉眼看的,而是用你的慧眼来看的。师父为 什么要在看图腾的时候把眼睛闭起来?因为睁着眼睛看到 的是现实虚空的世界,而眼睛闭起来的那个时候,你才看 到真实的世界,因为那是用慧眼在看。在这个世界,有的 人是贼眼,有的人是色眼,有的人是财迷,有的人是官迷, 这些就是用这两只肉眼看出来的,其实都是虚空、飘渺、 不定的,都是假的。

0 0 投票数
文章评分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最旧
最新 最多投票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