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学“中观” 习“唯识”

在人间有人关心你是缘,无人关心你也是缘。也就是 说,每个人在人间有很多人关心他,那么这个人是有缘, 那么大家都不理他,他也拥有着缘,只是逆缘。所以,不 要常抱怨自己怀才不遇,被人冤枉,知己难寻啊,你不如 自己想一想,你有没有同体大悲?师父跟你们讲的每一句 话,你们要好好地去想一想,经常有同体大悲的人,他就 不会有很多的抱怨,他就会顺着逆缘找到善缘。

同体大悲是什么?就是人伤我痛,用现代话说就是换 位思考。所以,知人苦啊,会开悟,这都是师父讲的。你 只有知道人家苦了,你自己才会开悟啊;看到妈妈生癌症 了,就会想到她为什么会生癌症,那是因为她没有学佛, 过去吃了很多活海鲜,就没有菩萨保佑啊。因为人在一切 都很顺利的时候,最容易迷失自己。感情上顺利了,事业 上顺利了,觉得自己什么都很顺利的时候,这个时候人就 开始迷惑了,用现代话说,就是人不能被顺利冲昏头脑。

师父跟你们讲,我们凡事不要常以为自己是对的,长 期这样,自己就会害死自己,所以要学会自性皈依,之后, 你要有觉悟,你的心要正,而且本性要干净,那么你就邪 迷不住。什么意思呢?邪恶的念头,迷惑的思维,都不会 常住在你的心中,也不会生出来,所以要正。

我们做人要少欲知足啊,欲望越少的人,越能知足。 我很知足了,我今天有一口饭吃,我感恩啊;我今天有个 地方睡觉,我感恩啊;有这个人间让我来学佛,让我从这 个人间能够直接进入四圣道或者西方极乐世界,那我要感 恩啊,一切都在感恩中。在感恩当中,你才能自性皈依。 所以,少欲知足,能离财色。

自心皈依正,念念才能无邪见。自心皈依正是什么? 就是你的心才会产生正念。你的心有了正念之后,你的每 个念头出来才无邪见,不会看错,所以,以无邪见故。你 的脑子里都是正的,所以你没有邪见出来,你这才是没有 邪知,没有邪见故。

不要人我、贡高、贪爱和执著。很多人以为自己不错 了,做了很多的功德,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啊,经常抱怨人 家怎么怎么不好,这就是自身的贪爱、执著的开始。所以, 真正学佛的人要懂得解脱自己,要懂得度化众生。要想得 开啊,我们在人间吃苦,实际上我们就是在吃补啊,补什 么?补你过去所为造成的业障,弥补这个漏洞。吃苦就是 吃补啊,你虽然吃苦了,你补进去了。

发菩提心,就是要将清净心转化为清净信,你的心首 先要清净,你的信念才会出来。信念非常重要,师父让你 们首先要心清净,然后才转化为清净信。《心经》里有一句 话,“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大家想一想,这句话在佛 法中的分量是相当重的,“以无所得”就是悟无所得,就是 你悟出来这个世界什么都没有,叫“悟无”,这个世界上所 有的东西都是得不到的,叫“无得”。无得才能断烦恼,才 能不执著。所以,一个人如果能够什么事情都得不到,他 会觉得这个世界是悟无所得,他就没有烦恼。无所得就是 无所住,你得不到,你哪来的心去住,又能住在哪里呢? 你没有去得这些东西,你心中没有这些东西,那么这些东 西怎么会残留和驻扎在你心中呢?

无所得就是无所住,在人间的讲法就叫无所谓,没有 了,无所谓了。不无所得,实际上你真正地把它看穿了, 你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得的,不无所得即得,你又得到了, 你空了,那也是得到了,因为你得到的是空,空才能产生 智慧,空才能储存智慧。杂念太多,哪有智慧长存?大家 要明白,“以无所得故”,以无所得为修心的根,你要把世 界上所有的东西都理解为没有的,你不要去得本来就得不 到的东西,这个就是你学佛的根,不贪就是根啊。一切皆 空,想明白了,这一切世间物质来也空空,去也空空啊。

佛法中讲了最重要的两点,一个叫中观,一个叫唯识。 唯识是唯有意识。

先给大家讲讲中观。中观就是什么事情都放在当中去 看,中观不在内,不在外。就是说,我们修心不要注重外 表,也不要注重内心。不在外面,不在里面,那在哪里啊? 那不就是在中间了吗?你看一个问题,不把它看成左,也 不把它看成右,那你就中性地看问题了。人家吵架的双方 都跟你讲对方不好,你不说这个好,也不说那个好,你站 在中间了,这就叫中观。

因为不常见,才能断见,我们不经常去碰到那些烦恼 的事情,我们经常不去接触那些肮脏的、琐碎的人间的红 尘之事,那你才能有断见,这是什么意思呢?很多人喜欢 说,“他说什么了,你告诉我?”他就开始有见了。断见就 是把自己的见闻所知全部断掉,没有了,你才能中性,你 才能中观,看到东西说没有看到,那就叫断见。很多修得 好的人,碰到人家说,“他说你什么什么”,“哦,我没有听 说啊”,他就断掉他自己的愚见。所以,在常见和断见中, 就叫做中观。经常看见很多事情,根本不往心里去,似乎 我什么都没有看见,一左一右,到了最后,你看见又没有 看见,没看见又似看见。实际上很多人在回答问题的时候, “你看见了吗?”“没有看见”,实际上他看见了。又有很 多人说,“你看见了吗?”他看见了,却说“没有看见”, 这不就是中观吗?看见了,我认为没有看见,知道的事情, 我不认为它是现实,而是虚幻的,所以,我才会有中见开 始,用现代学佛人的话说,就是唯物辩证法。

佛法讲的第二点很重要的是唯识,就是外面、外界、 外尘,你身体以外的,全部都是空的,人的内部意识,是 唯一的意识。也就是说,你心里的意识,那是唯一的意识, 讲的是外空内有。你在外面感觉到的东西都是空的,都是 假的,而你心中感受到的,那才是真的。师父举个例子给 你们听听,人家告诉你,外面很冷,你在温暖的家里是不 会感觉到寒意的,对不对?你开门出去,一股凉风吹向你 的身体,那个时候,你的唯识就开始了,因为这是你的外 表直接感受到你的心里的意识,那么这个意识就叫唯识, 唯一的一个意识:我觉得真的是冷了。不是唯识的话,会 不管人家说什么,他在意识当中是不会相信人家的话。师 父为什么要你们学这些东西?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要了解 这些东西?实际上这就是学佛的经典,否则你度不了人的, 你不知道人家的意识当中在想着什么,你跟他讲得再多, 拿本书,拿张光盘给他看,他的意识还是他本来的意识, 根本度不了他,所以你们必须了解这些意识。

内就是心,心有外心和内心两种,表面上讲起来,我 的心怎么样怎么样,实际上心分很多种啊,外心的感受就 像这个心是指挥部,但是它又有很多指挥员一样,指挥员 是谁啊?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他的心就是靠眼 睛看到的,耳朵听见的,鼻子闻到的,舌头感受到的,身 体感受到的,和意念所能理解的这些来让你这个心来动, 它们就是你的心变化的根据和条件。为什么有的人心会变 呢?因为他听到人家讲得太多了,是不是耳朵听的啊?因 为人家告诉他:“你快点过来看看,就是这个事情。”他眼 睛一看,相信了,他转变了他的意识,所以他的心就开始 转变了,他的意识开始转变了,所以就称为外心。

0 0 投票数
文章评分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最旧
最新 最多投票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