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化人身为法身,在人间主宰自己的灵魂

娑婆世界的主人实际上就是报身佛,如果你们能够在 这个世间做主人,你就是一个佛菩萨,你就能控制这个世 间所有的精神和物质。

师父给你们讲过,师父是境转而心不转,师父是让境 界随着我的心转,而不是我的心随着境来转。师父喜欢给 你们用白话讲解佛法,比如,一件事情人家不肯去做,你 要用佛菩萨的智慧让境转而心不转。如果你让这个人今天 很恨你,也可以让这个人今天很爱你,这就是心境的转变。 爱和恨本来就是一个冤结的东西,有爱就会有恨,有恨一 定会有爱。你们看过许多电影里,这个人就是因为恨他, 到最后也会嫁给他。每个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任何事 物都会变化的,你今天有本事让他骂你,我相信你有本事 让他说你好话,这要看你的智慧了。很多人就是没有这个 智慧,认为他永远不会跟我好了,是不可能的。其实这个 世界上没有永远不变的东西,人本身就没有永远,何况事 物呢,例如,你永远年轻?那是不可能的。

什么样的人不会失败?懂得环境的变化,这个人就永 远不会失败。什么样的人会成功?知道所有外围的世界(事 情)的变化,他会顺应潮流,他就永远不会失败。人要学 会适应环境,适应潮流,人家变,我变,人家不变化,我 也要变化。学佛也是这样的,今天学到这个新的法门,你 觉得好不好?好!你就好好得学,其他的法门也好,有了 其他的法门作底子,学这个新的法门会更快。其他法门基 础的东西,学一点也是好的,师父不是不让你们学,是怕 你们学歪了,找不到方向,因为你们没有那么高的境界和 理解力,并且很难碰到明师指点,所以你们一定要明白其 中的道理。

师父接下来给大家讲,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是化身佛,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印度做太子时,几乎没有报身,非常干 净,非常好。释迦牟尼佛从天上下来,就是来弘扬这个宗 教的,这个宗教就是佛教。在释迦牟尼佛圆寂之前,释迦 牟尼佛祖也头痛了三天,也就是要把人世间的一切都还掉。

在人间最好的方法是狂做功德,自己的功德做得越大, 在天上的果位就越高。你在人间拼命念“阿弥陀佛”,在西 方极乐世界的七宝池里就会有一朵莲花,你念得越好,这 朵莲花就开得越茂盛,长得就越大。等你走了,到了天上 的时候,在八功德水里洗一洗,然后就坐在莲花上,因为 你上去的不是肉身,是灵魂,灵魂是很轻的,而且需要很 干净。在人间修,天上就有莲花,有果位。人间做恶事, 天上一定会给予惩罚。师父给你们从天上讲到地下,其实 师父不大愿意给你们讲地下的事情,因为讲多了你们会做 恶梦。 释迦牟尼佛当时是化身佛,他有两种形态在世间:

第一种形态是示现不同众生的形体而存在,就是说佛 菩萨有时现的形体是不同的众生。比如,你当医生了,在 医院里弘法的时候不是穿着白大褂吗?这时你就示现的是 一位医生在弘法。如果穿上西装打上领带,作为一个商人, 这时你的周围都是商人,你度化他们时,你就示现商人来 弘法,来度化众生,这是有形有体的,是用不同的肉身来 弘法,来救度众生。释迦牟尼佛当年做太子时,他就悟出 了这个道理,出家做和尚,他知道这个世界太苦了,到了 后来他又成为佛菩萨的形象,到处讲经说法,这就是用的 肉身。

第二个形态是无形无神,无影无形。无影无形是一种 光能的形式存在。光能是当你们看到观世音菩萨,实际上 看到的是光,你们看到师父头上有光吗?这就是光能,世 界上任何一个物质都可以把它分解开,如一根头发可以把 它分解,水可以分解,人也可以分解,什么东西都可以把 它分解。当一个人死掉后,因为人 70-80%是水,到后来就 剩骨头了,肉体都是水,就化掉了,无形无影。无影无形 之后,实际上进入灵体世界,境界高的人就是菩萨。我们 看见的菩萨下来了,就是无影无形,看见了有,一会儿又 没有了。

第一种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观世音菩萨化作一个出 家人来到这个世界;大势至菩萨化作一个在家的众生修行, 都是菩萨。有的菩萨化作一个出家人,有的菩萨化作一个 在家众。如果你们哪个人是菩萨的化身,那你现在就是在 家众的化身,在家众就是在家里修行的人,不是出家的人。

第二种是有修证功夫的,乘愿再来的。修证就是说这 个人已经得到证悟了,有这个功夫,他乘愿再来,他已经 是菩萨了。“我要到人间去救人,我要到人间去救度多少多 少人,一定要让这块土地上的人都开悟,把这块土地变成 佛净土和乐土。”这就是乘愿再来菩萨的愿力。乘愿再来的 菩萨,你们可以见到,可以感觉到他身体发暖,乘愿来的 人,身体是发暖的,而有的人发光,就是身上有光亮,如 果这个人大家称为是菩萨的话,他一定会发光,身上要热。 师父带你们拜菩萨的时候,你们的身体就会发热。师父在 开法会的时候,你们可以看到师父头上的光,有一位听众 就拍到师父头上的光环。

师父给大家讲几句心里的话:

当你有办法的时候,别人就拿你没办法了。当你能够 主宰自己心灵的时候,人家就拿你没有办法了。你想让人 家拿你没办法,你最好是自己有办法。

知足心常存,就是我们知足的心要常存在世间里,心 里要常常感觉很知足。不良的好胜心要常灭,知足心常有, 好胜心常灭,安闲自在。你不去好胜,不去争斗你就非常 安闲自在。

临生有何喜?临死有何惧?活着的时候是稀里糊涂生 出来的,死的时候也不要去发愁害怕,重要的是要知道今 后往哪里去。自己的修为是指导你往哪里去的最好目标。

若悟空性法,无生亦无死。若悟空,就是你已经开悟 了,明白整个人生都是空的。有这么一个心法,心里明白, 如果你知道人生怎么办的话,无生亦无死,你会没有生与 死的概念,无生无死就是空,这就是菩萨的境界。今天就 给众徒弟讲到这里。

0 0 投票数
文章评分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最旧
最新 最多投票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