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讲“烦恼即菩提”。人的烦恼是从哪里 来的?第一,你眼睛看到的;第二,你耳朵听到的;第 三,你鼻子闻到的;第四,你舌头能尝到的;第五,你 身体能够接触到的;第六,你意识当中能够想到的事 情。实际上这在佛法界称为“六根”。所以很多人说, 这个人六根不净。师父给你们说,眼睛看到看不惯的事 情,烦恼来了吧?耳朵听到人家讲你坏话的时候是不是 起烦恼了?你鼻子闻到别人烧饭的怪味道是不是又起烦 恼了?你舌头尝到了那种苦味,吃了不喜欢吃的东西, 有没有烦恼?你身体接触到不该接触的物体,又有烦恼 了吧?很多人从你身边走过,或者有什么味道,你有没 有烦恼?你意念当中想到一些不该想的事情,又起烦恼 了。想起这个不愿意看见的人,又必须看见……这就叫 六根不净。但是如果你能够妙用这六根,实际上这六根 都有神通的。大家知道,很多庙里供的菩萨当中,有多 少神通啊。有天耳通,就是顺风耳;有千里眼。从其他 道中来说,狗的鼻子就特别灵,能够闻到别人闻不到的 味道,这也叫神通。比如有些人能够喝出某种茶叶和其 他茶叶不同的味道。喜欢喝咖啡的人能够品出这个店的 咖啡和那个店的味道不一样。这个就是妙用、是神通。 你的耳朵怎样有神通的?好像经常有人在你耳朵边上跟 你讲,“你不要生气,你不要难过”。实际上这个神通 哪里来的?是你的心念、意念来指挥你的六根。我有烦 恼了,一转换就是菩提。菩提就是智慧,所以转烦恼为 菩提。主要是说,你有了这个烦恼你才有这个资格来转 它;如果你连这个烦恼境都没有,你就不知道怎么样来 转成你的智慧。
人的身体本来是空的,本体是空的。你的精神不是 空的。人的身体是空的,因为身体在百年之后就没有 了,肉变成水了,只剩下一点点骨头。有一个人跟师父 说,什么英雄、什么好汉,自古以来再有钱的人、再伟 大的人最后就是白骨一堆。这没讲错啊。不过讲得粗了 一点。你想保证这个身体吗?你的身体是空的,只有你 的神识、你的神情、你的意识是存在的。所以你要保证 你意识的清醒。
举个例子:一颗珠子,透明的白珠子,一放在桌子 上,只要有光上去,它会闪出五颜六色的光芒,这是珠 子本身的能量。但是如果在没有光的地方把珠子拿起来 一看,它还是一颗透明的珠子。只有当这颗珠子和它的 外界合成一体的时候,它才产生另外一种物质的变化。 因为它有原型,它有彩光,你看上去是有颜色的。实际 上这颗珠子是没有颜色的,但是被太阳光一照,才能闪 出五颜六色的光芒。我们人的灵魂、人的颜色会产生各 种不同能量的反射。所以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就是因为 你这个因和缘合成之后,就会产生颜色;等到因和缘没 有了,那你就没有颜色。再举个例子:你手中有一支 笔,你才能画图。你的因和缘一定要合在一起,才能成 就另一种物体。今天这个女人要结婚,她一定要有一个 男人才能够结婚,才能把这个缘做成。你今天自己在家 里修炼,没有一个好师父,你怎么能够修得好呢?这颗 珠子是白色的,它还是白色的,产生不出五颜六色的光 芒。
下面给大家讲三句话,非常重要。很多人问,你学 佛的目的是什么?师父讲给你们听:我们学佛的目的是 想成佛。那么成佛的目的是什么?成佛的目的是为了救 度众生。那么救度众生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成佛。 话又说回去了。所以成佛就是为了救度众生,救度众生 就是为了成佛。师父下来就是来救度众生的,度完众生 之后,师父这个佛又上去了。而且上去后会比过去更 好,因为有无量功德了。举个例子:如果你想做领导你 一定要去努力啊,要到最艰苦的地方锻炼,就像支部书 记一样,你要去党校学习,你要下放,你回来后可能就 升了。现在师父从上面下放了,来救度众生了,我完成 任务后我上去了,我的境界更高了。我还没有上去就已 经比原来高了。师父现在看图腾的速度比先前快多了。 实际上任何境界的变化都是对人的一种考验。你通过了 这个考验,你就升了一步。这是唯物辩证法。不是说在 人间傻傻的,今天你考验我了,我过了这一关我就上升 了一步。功德要自己找,所以要好好修。
师父接下来跟大家讲度众生。今天你们学佛,想做 菩萨,那么你们怎么来度众生呢?度众生的目的是什 么?度众生有两种:一种叫有为度众生,另一种叫无为 度众生。有为度众生就是有目的去救众生。无为度众生 就是没有目的去救众生。这两种度众生都是好的。师父 提倡有为度众生和无为度众生“双度并行”。有目的去 做好事和没有目的去做好事,你们说哪个好啊?实际上 都很好。只不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很自然地救人、做 好事是很自然的更好。而有目的地去做好事,当然是差 一点。比如我今天看上这个女的了,我就拼命地度她, 跟她讲佛法的时候都很舒服,虽然我没有想跟她做坏 事,但是我就愿意跟她讲话、就愿意度她。这个就叫有 为度众生。无为度众生,就是不管你是老太太还是老头 子,也不管你长得多难看,我就是一颗菩萨的心要救 你。这就是没有目的度众生。今天看见女孩子多讲几 句,看见老妈妈少讲几句,这就是有为和无为。我们学 佛就是不要让自己的意识犯罪,不要让自己的嘴巴犯 罪,不要让自己的眼睛犯罪。
机缘成熟的就度,机缘不成熟的就不度。但是机缘 不成熟也要等到机缘成熟了再度。所以说机缘不成熟暂 时不度。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49年,吃了那么多的 苦,在菩提树下他和他的徒弟一起弘法,结果他的徒弟 全部升天做菩萨了。释迦牟尼佛的发心是多么的伟大。 释迦牟尼佛吃这么多的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救度众 生。为了这个目的,他成佛了。成佛之后,还是要下来 救度众生。救度众生后有了能量和功德,他又变成佛 了。犹如你做了好事被选为劳动模范了,当了劳动模范 后就会做更多的好事,然后下一年你又是劳动模范。是 一样的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