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今天继续跟你们讲精彩的东西,今天我很开心, 为什么?因为有些同修对师父讲解的东西能够深入理解, 就像一个教授一样,学生学得越好就越能理解老师讲授的 东西,老师就讲解得越开心。所以我知道他今天来了就特 别讲些深的东西、讲些精彩的东西,实际上对你们也是一 种鼓励,你们要努力学呀,不进则退,听得懂吗?你们坐 在这里不是每星期三来“洗个澡”冲掉一点污泥浊水的, 你们要彻悟。听得懂吗?
学佛的人怎么样让自己能够“返老还童”呢?今天跟 你们讲“返老还童”。我们从孩子开始一直到老年,我们 孩童的时候是很开心的,对不对?然后到了中年也挺开心, 到了老年越来越不开心,承受很大压力,等到了晚年我们 很痛苦。那么学佛的人能不能换一个概念呢?如果我们先 从老开始再到小,实际上转换的不是身体。听得懂吗?因 为这是由小到老的定律,我现在假设把它扭转过来让你们 感受一下,如果一个人一开始出生就是很老,然后越来越 小,那么你们的路应该怎么去走呢?一生出来就很苦,牙 不行了,腿不能走了,那这个时候就很当心了。如果从小 生出来就这么多苦,他一定会当心好好保护自己,会不断 地好好保护牙,不断地好好保护膝盖,他的牙齿会越来越 好,他的膝盖会越来越好,他就走向年轻了。对不对啊?
那么接下来师父给大家讲,同样把它颠倒过来,我们 讲心态。人的心态,从小生出来的心态是善良、美好的, 然而随着年纪的长大,生活经历的磨练,嫉妒人家、瞋恨 人家、贪人家,这些不好的恶习上身,但是通过修心随着 年纪越来越大、时间越来越多,他的心态越来越好。他明 白了,我不能嫉妒人家,因为我嫉妒人家,会被人家嫉妒; 因为我恨人家,会被人家恨;因为我做过很多不好的事情, 我受到报应了,然后他心态越来越平和,这样他实际上就 走向儿童时代,无忧无虑。他不得罪人、他不嫉妒人家、 他不去贪,他的心态不就扭过来了吗?对不对啊?
所以师父跟大家讲,我们先尝尽老病死的苦,“生老 病死”,“生”不算,生出来总是一样的;“老、病、死” 都是年纪大的人的痛苦,对不对啊?然后我们再迈向青春, 是否会让我们更加珍惜人生?过去我们很多人不懂得佛法, 现在跟着师父学佛法了,你们是不是改换了人生啊?你们 是不是越来越走向年轻啊?年轻了,开心了,心态是不是 好了?是不是会更加珍惜身心和周围事物的感情啊?所以 人要学会反思,必须要学会反思,要用另类的思考法来考 虑问题,也就是说把问题反过来想。如果现在觉得自己很 苦,想一想自己过去已经苦过了,我现在已经算很甜了, 对不对啊?如果现在有烦恼,想一想自己过去的烦恼比现 在不知道要烦恼多少倍啊,这叫另类反思法。如果能这样 一想,你是不是就想通了?所以,只有经常反思自己的人, 悟性才会常伴你的人生。因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靠的是悟 性,他能够开悟、他能够明白,从衰老开始自己的一生。 我还是再说反过来的话,人一生出来就是衰老,你们知道 有没有啊?真的有啊。有一个科学家不是说有一个小孩生 出来就像一个老头一样,心脏、肺全部像一个成年人,他 生出来就是个年纪很大的人,实际上我们生活经历就是这 样。我们情愿早一点碰钉子,我们情愿早一点受磨难,我 们到人间要知道自己到底要到哪里去?我们受的这些磨难 让我们知道到底要追求什么?如果你什么都不懂的话,你 就没有开悟,你就不能开悟这些佛法的境界。
人的一生当中智商的发展是最重要的,因为心智与人 和环境接触之后它才会得到发展。也就是人的智商发展和 他的身体、环境接触之后才能发展。比方说这个人聪不聪 明,如果他从来不接触人,你怎么会知道他聪不聪明?我 从来没有到过这个地方,我怎么会知道这个地方呢?又比 方说我今天可以应付很多事情,不就是因为我过去做过这 些事情吗?是因为你接触过。我今天叫你某个人处理点事 情,你处理得还不错,不就是因为你过去处理过吗?如果 你不去接触人和事物,你怎么懂得去处理啊?所以要记住, 我们不要以为自己的年纪和外表是八十岁,看上去的智商 也是八十岁。很多婆婆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欺负媳妇, 然后做出来的事情很糟糕,难道就是因为她七十岁了吗? 她的智商说不定只有四十岁。听得懂吗?因为身体的成熟 不会影响到你的慧命的成长。比如一个神经病的人从小一 直成熟到年纪很大,你说说看他的脑子会有智慧吗?虽然 年纪大了,但是只有几岁的智商。
所以佛法讲,身体就是臭皮囊。听得懂吗?没有什么 作用的,是暂时的躯壳。我们身体拥有的是暂时的一个躯 壳,是不能长久的。不论从衰老的外表起步,还是从可爱 的婴孩开始,实际上寿命的长短始终是一样的。一个人寿 命长短都是一样的,不管你是什么时候起步的,你的智商 从什么时候开始,实际的生活才是你真正的生活,并不是 你肉身的生活,听得懂吗?很多人活一辈子,晚年才闻到 观世音菩萨的佛法,觉得这个佛法太好了,让自己解决了 太多的问题,这个时候他就是个婴儿。就像我们的周老太 太因为她刚刚知道佛法是怎么回事,她刚刚得到了佛法的 真谛,她刚刚开始活得很开心,所以她就是个“小女孩”, 因为她的心年轻了。但寿命不是我们能控制的。
我们在生活当中凡事不能看外表。因为人很容易被外 相蒙蔽了自己的本性,因为外面的表相很容易让我们的智 慧遗失。比如你看这个人真的老实,外表对你很好,你就 嫁给他了,嫁给他之后你才知道他有多少毛病,对不对啊? 我这个例子就是讲给你们听,一个人的表相能把人的智慧 所蒙蔽,就是让你看不清方向,听得懂吗?所以要记住, 认清本性、佛性你就会发觉世界永远是平衡的。这句话要 给你们分析一下,认清这个世界,明白真理,这个世界是 平衡的。举个简单例子:这个人今天为什么会闯祸——车 祸,因为他开车从来不认真,最后撞车了。人家说“哎呀, 为什么我开这个车没闯祸,为什么你开就撞?”因为这个 世界是公平的,因为他从来不认真。“哎呀,为什么这个 人一求就灵,他求了就不灵?”因为人家是真求,而你没 有真求。我们青年团有一个女孩好几年没有怀孕了,求师 父给她加持,师父看看她可怜,但她自己也得求得好啊, 现在人家怀孕了。你们知道一个孩子对一个母亲来讲是很 重要的,生得出来生不出来也是很重要的问题啊。所以能 帮助人家生出孩子也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但更重要的是帮 助她让她自己来怀孕。
我们一定要发觉这个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是有根有源, 永远是平衡的,没有什么不一样的。佛法讲,一如就是一 样的。你什么都好,你一定有你的道理,他好有他的道理, 你不好一定有你的道理。一如本性,本性是一样的。所以 事情是你们自己做出来的,应该正常的事、全部的事都具 有佛性的,明白吗?所以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我们是不能 改变它的,我们只能感叹生命的无奈,为什么我们投到人 间来?为什么我们投到人间来给我们这么短短的时间?为 什么让我们投到人间来让我们吃尽了苦头——生老病死? 人生要先苦才能甜,然而现在我们情愿先苦,然后再甜。 身体也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是先苦后甜,明白吗? 一个人不吃苦,他不能得到甘甜,所以叫苦尽甘来。我们 这辈子在人间把该还的都还清楚,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好了, 等到甘来了,而这个甘不一定就是你在人间马上能得到回 报的甘,那是看你今后的慧命往哪里走了。听得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