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修出悟性 去除障碍

修心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悟性法修心,还有一种是 苦修法修心。悟性法,就是说修到后来,“我明白了, 我懂了,原来是这个意思”,这个时候,你修心如果是 正的,你会开悟。苦修法就是不停地念经、许愿,勤俭 节约,帮助别人,不停地跪在菩萨那里磕头,每天很早 就开始做功德,等等。师父先把这两种方法告诉你们, 然后再告诉你们这两种方法如何修,以及你要修哪一 种。

第一种修心法是通过开悟来修,修到后来,突然开 悟了,有了悟性,叫得知本源。就是你修到后来,慢慢 地看到自己的良心了,知道自己什么能够做,什么不能 做,这叫得知本源,理解人生苦谛,醍醐灌顶,突然之 间明白了。实际上,开悟有渐悟和顿悟两种,渐悟就是 慢慢地理解,顿悟就是突然开悟,在这两种当中,渐悟 比较可取,如果是顿悟的话,很容易走偏差。很多艺 人、明星在人间吃了很多苦,突然之间觉得人生没有意 思,出家去了,不想做人了,这是顿悟。渐悟就是有师 父领着,慢慢地学一点,明白一点,他就不会走偏。

还有一种是苦戒。苦戒是什么呢?就是我吃苦、我 守戒。师父问你们,守戒苦不苦?嘴巴想讲,不能讲; 今天人家欺负你,你不能跟人家争吵;今天人家污蔑 你,你要忍辱精进;不管人家今天对你怎么样,你要全 部能够忍受;今天我很想吃,不能吃;我很想贪,不能 贪;我很恨这个人,不能恨……这就是苦戒。然后苦 修,人家很晚起床,你每天很早就要起床念经,要修 心,修到一心不乱。

师父问你们,这两种修心法哪种好?可能有人会 说:“我情愿苦修,吃点苦,好好修,我就守着戒 律。”还有人会说:“我就天天念经,念经之后会产生 一种觉悟的心,开悟了,我明白道理后也会守戒。”师 父告诉你们,这两种修心法没有一种是能够直接修成 的,修心要把这两种方法合二为一地修,才能修成。

学佛人要心如止水,心要像水一样地平静;意如明 镜,意念像镜子一样。当你的心中有了一面镜子,不管 什么念头出来,镜子都会把它照出来,你能看到自己的 念头,你就知道什么叫对、什么叫错了。因为人的眼睛 看不见自己的毛病,只能看到别人的毛病,所以菩萨就 叫我们在自己的心中装一面镜子,把自己的意念反射出 来,让自己来看,你一看这个是恶的,那个是善的,那 么你就知道自己的心是好心,还是坏心。菩萨就是要我 们懂得意如明镜,自己把自己给照出来。

很多人以为自己很聪明,喜欢修悟性法,就是说 “我都明白了”。修悟性法要切记,魔障特别多,这是 师父今天要讲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很多人睡觉之前, 想着问问菩萨:“菩萨,我能够去做这件事情吗?”看 着菩萨的眼睛,然后自己的脑子里在想可以做这件事 情,突然之间,感觉菩萨的眼睛眨了一下,其实是自己 的眼睛眨了,还以为是菩萨同意了,好了,魔障上去 了。你们要记住,修悟性法,魔障特别多,因为到了一 定的时候,你的戒律会减少,经常靠自己悟性的人,戒 律会减少,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人家都来请教你佛法的 问题了,然后你对自己的戒律减少,贡高我慢,接下来 很容易堕落,修心修得不好的话,最怕的就是退转堕 落。

过去师父跟很多法师讲过,修得越高,跌下来越 重,修得越好,做错事情惩罚越严格。所以,明明是自 己内心的邪思邪见,明明是自己内心的想象力,非要说 是菩萨说的。很多人跪在菩萨面前说:“菩萨,你原谅 我吧,菩萨,我是很苦的,菩萨,你成全我的这个欲望 吧。”你看,菩萨又眨眼睛了,他认为这是菩萨给他的 灵感,这种人是最容易修偏的。神经病是怎么来的?修 到后来把自己心中想的那些邪思、不对的东西,说成是 菩萨说的,这就是邪思邪见。

所以,我们修心要把苦修和悟性结合起来修,一个 经常苦修的人,是不容易走偏的。有些老妈妈什么都不 懂,她就天天念“阿弥陀佛”,天天念“观世音菩 萨”,她照样上天。现在你们明白了吧?因为她从来不 做坏事。因为她一辈子行善,不做坏事,她苦修、守 戒。守什么戒呢?就是我不做坏事,我不贪、不瞋、不 愚痴。所以,苦修就是要严守戒律、念经、放生,去除 障碍,靠这些就能够修好。师父问你们,很多人晚上睡 觉了,可是有人还在观音堂跪在菩萨那里磕头,人家靠 的就是精进修行。能够苦修的人,就会慢慢地修到一心 不乱,最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成佛、成菩萨靠悟性。师父讲给你们听,悟性和苦 修这两者,开始修心的时候是靠悟性,修到后来是靠真 修,现在明白了吗?很多人一开悟,觉得自己像菩萨 了,什么都明白了,自己过去怎么样讲得一套一套的, 但是他不好好修,最后就走偏了。还有一些人一有点开 悟,就天天磕头,一点智慧都没有,怎么度人啊?大不 了修成一个阿罗汉果位。

要懂得,苦修是基础,明白开悟是你的本性。师父 告诉你们,在人间是苦多乐少,所以没有一个人可以说 自己在人间是非常地快乐。在人间修就是要学会能够自 我控制欲望,你们可以试试看自己锻炼一下:看见一桌 子的菜,非常想吃很多,但是要控制,吃个七分饱就行 了,不能把胃撑得太饱;看到男男女女的色相,要想到 自己不能有这种想法,要控制好自己的欲望;有些人看 见床就想睡觉,不想起来,这也不行,想一想有多少次 就是爬不起来,但是你一旦起来了,就真的起来了,刚 才那种想赖在床上的感觉就没有了,对不对?所以,学 佛修心要跟自己的欲望做斗争。

接下来,要控制好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这些东西 都是害你的,让你每天都有止不住的欲望:眼睛看见好 看的东西想买;耳朵听到人家说什么了,又开始生气难 过;鼻子闻到香的东西,又想吃,其实很多人已经吃得 很饱了,但到了另一个地方,阵阵香味扑鼻,控制不住 又想吃了,这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舌头不停地想 吃好吃的东西,嘴要说自己心里憋不住的话,所以要管 住自己的舌头;身就是自己的身体、身体的需求,都要 控制好;还要管控好自己的意念,因为我们每天有很多 的欲望。

学佛人要懂得没有欲望,师父以后要你们修得高的 时候,你们要没有欲望。比方人家说:“这个东西很好 吃,你吃啊。”“好,谢谢,我随便,无所谓。”“这 个东西大家都有的。”“我有了。”好了,没有欲望 了,你就成功了。“大家都在赚钱,你赶紧买股票 吧!”“没钱,我不买,我自己的钱够用了。”你永远 没有欲望,这样的人就叫行住坐卧都在修行。

过去修行人讲,衣服是给你遮住身体避寒的,所以 学佛人在穿衣上不要有太多的追求,只要是普通的衣 服,可以把身体遮起来、保暖就够了。吃东西就是食要 随缘,就是有什么就吃什么。很多人心态不好,看见东 西不好就不想吃了,一看是好吃的东西就多吃,这就是 贪啊,修心的人连这个贪心都不能有。庙里的食物每天 都差不多是一样的,那你每天都要吃,而且心中要有一 句话,就是“够了”的原则,就是我今天不管吃什么东 西都要觉得够了,你就成功了。过去中国文化里讲,给 客人端一个水杯上来,水杯里的水不要加得太满,否则 对客人不礼貌,就是说,先给你一点点,闻到很香,吃 得少的东西就会香,过去有一句话叫“多吃少滋味,少 吃多滋味”。福建人喝茶,就是用一个很小的茶杯,闻 一闻,喝下去,这就是茶道。

0 0 投票数
文章评分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最旧
最新 最多投票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